比特币的物文协那些字文铭议的演进数史
作为一名从2012年就开始玩比特币的老炮儿,我见证了比特币社区对于最小单位——聪(Satoshi)的各种奇思妙想。记得那时大家最热衷讨论的,就是这些"数字零钱"的前世今生。 当时主要有两派人马在研究这个事。一群是Colored Coins的拥趸,另一派则是bitcointalk.org论坛上那些痴迷于追踪"聪"去向的技术极客们。说实话,看着他们争论的样子,就像一群考古学家在研究数字文物。 这些"数字考古学家"尤其关注几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区块。比如:创世区块Block 0,可惜因为软件bug,里面的聪永远成了"数字化石"Block 78,这是第一个由Hal Finney而非中本聪挖出的区块Block 170发生了第一笔转账,从中本聪到Hal Finney这让我想起收藏界对稀有邮票的狂热,只不过现在变成了数字形式。 虽然现在大家都把Casey Rodarmor当作Ordinals之父,但其实这个概念2012年就有人提出过。Rodarmor的贡献在于把零散的想法系统化,还搞了个相当有意思的"聪等级制"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他这个分类时差点笑出声: 聪的"贵族体系":普通聪:就像我们钱包里的零钱贵族聪:每10分钟诞生一个,算是"限量版"稀有聪:每两周才出现一个,堪比数字界的独角兽传奇聪:目前全球只有3个,每次减半才出现一个神话聪:还没现世,要等到第六次减半创世聪:独一无二,在Block 0顶端安家 相比之下,Colored Coins的玩法就接地气多了。它就像给比特币贴标签,让普通的聪变成优惠券、电影票之类的。我认识的一家咖啡馆就在尝试用这个发会员卡,虽然最后因为操作太复杂放弃了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朋友Stanislav Datskovskiy的发明。这哥们儿想用节点技术监控"巨鲸"的钱包,防止他们突然抛售砸盘。虽然想法很酷,但实操起来就像用望远镜监视深海鲸鱼——看着容易做着难。 回看这段历史,比特币社区从来不缺疯狂的创意。从追踪聪的足迹到创造数字收藏品,这些探索都在证明:比特币不仅是货币,更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数字世界。聪的寻根之旅
Ordinals的进化史
Colored Coins的另类玩法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下一轮加密牛市:我们该如何抓住百倍收益的机会?
- EigenLayer的商业神话:繁荣泡沫还是真实价值?
- Coinbase终于要牵手闪电网络了!创始人亲口证实这一重大决定
- 比特币疯狂涨势背后:2.6万美元只是开始?
-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,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?
- 区块链界的天王演唱会:V神空降新加坡Builder Nights现场
- 市场拐点将至?资深交易员深度解读当前加密货币走势
- 当NFT遇上金融:NFTScan如何为NFTFi生态注入活力
- 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:本周或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?
- 比特币反弹背后的隐忧:为何突破27,000美元如此艰难?
- 市场迷思:当欲望遇见纪律,交易才能开花结果
- Binance Labs投资版图:深度挖掘那些尚未发币的潜力项目
- 8月2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、以太坊走势解析与操作建议
- 以太坊合并周年记:一场静悄悄的金融革命
- DeFi界重磅炸弹:Synthetix V3协议将如何重塑衍生品市场格局?
- 从加密极客到火人节信徒:一场关于另类社会的深度朝圣之旅
- 柯尼卡美能达与导盲犬的三年之约:用爱心照亮西安的每一双眼睛
- 2023年9月: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的一周
- 社交游戏背后的经济逻辑:从(3,3)模型看Friend.tech的用户黏性
- 狗狗币低位徘徊:风暴前的宁静还是崩盘前兆?
- 搜索
-